探索高质量投行发展之路

2025-01-06 09:01 来源: 中国经济网亚太时报网   阅读量:14592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培育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我国证券公司应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质量投行发展道路。

我国证券行业体量、行业集中度较国际成熟市场仍存在较大差距。以财务数据为例,2022年美国证券行业营业收入为3505亿美元,税前净利润为423亿美元。同期中国证券行业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为3950亿元人民币和1423亿元人民币。按2022年末汇率及当前企业所得税率计算,中国证券行业营业收入和税前利润分别为同期美国证券行业的16%和65%。2022年全球投行净利润前10名中,我国机构占有4席,但较顶尖欧美机构体量仍有较大差距。2022年我国最大的投资银行的总资产、净资产、营业收入和净利润规模仅为高盛的21%、27%、13%和31%,构建一流投行之路艰巨且漫长。

在注册制新挑战与高质量发展新思路下,承销保荐业务仍是投行业务的主体部分,也是责任落实与改革实施的着力点,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是关键落脚点。

证券公司尤其要全方位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广度与深度,将国家重点战略作为公司展业的指南针和方向舵,引导金融资源向政策支持领域聚集。在科技金融方面,应发挥好中介机构的价值发现功能,为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提供更高效的融资服务支持,并通过直接股权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等方式,将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科技自立自强战略的关键环节,实现“科技—产业—资本”的良性循环。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高质量投行还要助力活跃资本市场建设与资本市场枢纽职能发挥。在股债发行领域,证券公司应积极助力注册制改革走深走实。主动承担资本市场看门人职责,完善上市企业质量把控;强化产业研究深度,改善资本市场定价能力;加强投资者行为穿透管理,协助约束不当套利与不当减持行为;优化转板与并购重组服务,完善市场准入退出机制,从而引导资本市场资金长期稳定助力实体经济发展,也使投资者充分享受资本市场与上市公司发展红利。

在股权融资领域,证券公司应积极落实多元化股权融资理念。横向来看,证券公司应建立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的融资模式,实现企业风险投资融资、私募股权融资、IPO融资和上市后再融资的平衡。准确匹配各类投资者与融资企业,分散IPO端融资压力,推动一二级市场平衡。

纵向来看,证券公司应积极助力多层次资本市场制度建设,完善涵盖沪深主板、双创、北交所、区域股权市场的多元融资体系,加强对科技突破型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差异化服务及针对性服务。

在二级市场领域,证券公司应积极助力上市公司质量提升。证券公司可在分红、回购、减持、信息披露以及再融资等多个方面加强对于上市公司的咨询与引导,持续努力提升上市公司ROE水平并改善信息透明度,绑定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中长期利益,助力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的构建。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苏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