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资讯 > 正文

新冠药物企业IPO未果众生睿创大股东3.8亿元赎回股份

2024-12-25 20:32 来源: 证券之星亚太时报网   阅读量:5850   

此前,在疫情的阴影下,全球医药行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然而,随着疫情的逐步控制和市场的重新洗牌,一些曾被寄予厚望的新冠药物明星企业在资本市场上遭遇了挫折。

众生睿创,曾因自主研发的新冠特效药来瑞特韦片获批上市而备受瞩目。然而,随着疫情的形势变化,众生睿创并未能依靠这一品种实现翻盘,最终未能在2024年12月31日前实现合规上市,触发了股东协议中约定的赎回事件。

根据12月24日公告,众生药业拟使用自有资金3.8亿元赎回众生睿创的部分股权,涉及的股东包括湖州景鑫、向康倚锋、广州宜创达、深圳倚锋、武汉倚锋、万联广生、广州生物岛等,共计持有的9.86%股权。赎回完成后,众生药业对众生睿创的持股比例将由61.11%增至70.97%,众生睿创仍为众生药业的控股子公司。

新冠概念“退烧”

曾经的新冠概念药物也进入洗牌期。

众生睿创创立于2018年,并非“为新冠而生”,而是众生药业很早就尝试的创新突围。只不过在创新药资本寒冬中,IPO的门槛骤然提高,导致大批拟上市企业背后的投资人难以退出。

众生睿创IPO失败并引发大股东赎回事件,也已引发医药行业和投资界的广泛关注。业内普遍认为,这或许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今后将有更多创新药企寻找新出路。

无独有偶,当地时间12月23日,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 宣布已经撤销了四种新冠抗体药物的紧急使用授权,其中包括礼来的bebtelovimab、阿斯利康的Evusheld、GSK的sotrovimab以及再生元的REGEN-COV。

公开信息显示,在国产新冠药中,先声药业的口服新冠药先诺欣、君实生物的民得维(氢溴酸氘瑞米德韦片)以及众生药业的乐睿灵(来瑞特韦片)三款药物已经于去年被纳入医保。在今年最新的医保谈判中,包括广生堂旗下广生中霖的抗新冠病毒口服小分子3CL蛋白酶抑制剂一类创新药泰中定(阿泰特韦片/利托那韦片)在内的新冠药纳入新版国家医保目录。不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近期披露显示,目前我国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处于低水平流行。

众生药业以中成药为核心业务,但由于重点监控、辅助用药等监管政策实施,众生药业必须在创新药领域寻找第二增长曲线。2018年时港股18A等新政落地,中国创新药产业迎来高光时刻,大批药企融资上市,众生睿创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诞生。

2018年10月,众生药业分别以肝病领域和呼吸领域的五个创新药项目出资设立控股子公司众生睿创,并引进A轮首期战略投资者。2023年初,众生睿创宣布完成3.7亿元C轮融资。而来瑞特韦片是众生睿创正是最亮眼的品种。

上述融资对赌条件为2024年12月31日之前完成合格IPO。此次众生药业宣布以3.8亿元回购的股权,也大概率由于对赌条件未能达成。根据其财报,截至2024年3季度,众生药业账上现金为7.66亿元,此外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6.11亿元。

IPO收紧,倒逼加速转型

值得注意的是,众生睿创的财务数据显示,其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在2023年及2024年前三季度分别为9236.91万元和2538.91万元。

2024年以来,随着监管政策的收紧,特别是对于医药企业上市的财务和业务要求提高,一些企业在IPO过程中遭遇了更多的挑战。以港交所为例,根据公布最新的上市条件,即过去三年净利润不得低于5000万港元。同时企业市值要达到主板市场5亿港元的最低门槛。

不过也有观点指出,对于医药行业的IPO融资情况,尽管面临挑战,但2024年医药行业基本面有望在2025年进一步提升。随着反腐影响的逐步消退、集采风险对大品种药品的基本出清、国家政策对于发展创新药创新器械的明确支持以及多款中国创新药接连实现出海授权,预计2025年医药板块核心投资机会将围绕创新出海、需求复苏和政策预期反转三大逻辑。

因此,可以预见2025年医药行业的IPO融资情况有望好转,特别是在政策支持、市场需求增长和国际化发展的推动下。

随着全球疫情的逐渐控制,新冠药物的市场需求发生了变化。一些曾被资本市场热捧的新冠药物企业,由于未能及时适应市场变化,其IPO计划受到了影响。对于相关企业来说也不得不开始重新布局新的发展方向,倒逼进入加速转型期。

华南某券商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面对市场和政策的双重压力,医药行业的整合趋势愈发明显。一些企业通过并购退出成为主流,众生药业此次赎回股份,也是行业整合趋势的一个体现。众生药业的这一举措,不仅是对子公司控制力的增强,也是对当前医药行业形势的一次重要反思。

“在全球疫情逐渐得到控制的背景下,医药企业需要更加注重创新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以适应资本市场的新要求。展望未来,医药行业的投资机会将更加聚焦于创新出海、需求复苏和政策预期反转等核心逻辑。 ”上述券商说。

国产创新药的转型方向主要集中在政策支持下的市场规模增长、创新药获批上市情况的改善、全球化竞争与出海战略的推进、技术发展趋势的前沿化、精准医疗与药物递送系统的优化、金融市场改革的深化以及国内药企的创新转型。这些方向共同推动着中国创新药行业向更高效、更具国际竞争力的方向发展。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杜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