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一季报披露完毕,公募权益投资最新概貌浮出水面。
一方面,公募基金占A股流通市值比例回到8%以上,主要类型基金的股票仓位均维持在85%以上,市场定价权稳步提升。但实际上,公募主动权益基金的仓位比例波动幅度日益趋窄,不少仓位比例波动是因为股票资产本身涨跌造成的,主动增仓或者减仓的因素越来越少。即是说,公募主动投资对医药、白酒等大市值个股的严重依赖情况依然没变。有市场人士直言,在人工智能如此风起云涌的时代,公募基金这样的重仓颇令人失望。
另一方面,截至一季度末股票ETF持仓占A股流通市值比例达2.73%,创下历史新高。一定程度上,ETF业务与主动管理业务具有互补性,算得上是对主动权益投资发展不足的一个补充。但在ETF蓬勃发展趋势下,同质化产品如何体现出应有的投资效应,则是基金公司面临的新问题。
大而不动 主动调仓因素越来越少
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近日发布的《2024年一季度末公募股票方向基金最大可动用买入A股资金数据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已披露季报的公募基金持有A股市值5.21万亿元,占A股总市值比例是7.32%,占A股流通市值比例是8.11%,占A股自由流通市值比例是15.89%。
拉长时间看,从2015年二季度末以来的8年时间,公募基金持有A股市值的市场占比在稳定上升。股票基金与混合偏股基金的加权平均股票仓位比例也处于相对高位。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公募基金持有A股市值占A股流通市值比例在2013年6月30日是7.38%,2017年12月31日是3.94%,之后缓慢回升,2022年6月30日是8.93%,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是8.11%。
虽然从整体上看公募基金在A股中的占比有所恢复,但从核心持仓的结构来看,公募基金的持仓灵活度和前沿性却乏善可陈。
先来看仓位情况。根据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数据,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主要类型的股票仓位均维持在85%以上,其中标准股票型基金仓位为89.64%,行业与主题股票型基金为90.4%,偏股型基金为87.38%,行业偏股型基金为89.84%。
银河证券认为,随着公募基金行业大力发展权益基金,主动权益基金的仓位比例波动幅度日益趋窄,不少仓位比例波动是因为股票资产本身涨跌造成的,主动增仓或者减仓的因素越来越少。
和这一情况相对应,公募基金重仓股呈现出对医药、白酒等大市值个股的严重依赖。天相投顾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贵州茅台和宁德时代仍是公募基金的第一与第二大重仓股,持有市值分别达658.56亿元和567.08亿元,第三到第十大重仓股分别是五粮液、泸州老窖、紫金矿业、腾讯控股、美的集团、恒瑞医药、山西汾酒、立讯精密。与2023年四季度末相比,紫金矿业、美的集团新进入前十大重仓股,迈瑞医疗、药明康德退出前十大重仓股。
人工智能难以成为快速突破口
针对上述情况,有市场人士直言,公募基金的投资依然集中停留在喝酒吃药阶段,前十大重仓股中就有四只为白酒股。如果不考虑在香港上市的腾讯控股,招商银行则能进入公募基金持有前十大A股股票。
该市场人士直言,在人工智能如此风起云涌的时代,公募基金这样的重仓颇令人失望,公募基金重仓股变动很小,持有白酒股与医药股基本不动,算得上科技股概念的公司只有宁德时代一家,立讯精密只能勉强算得上科技股。
实际上,针对这种长期高仓位的固定重仓情况,今年以来已有公募投研人士提出了反思和自我省视。
比如,鹏华基金副总裁梁浩表示,2023年最热门的成长投资是AI,在AI催生的大时代背景下,和AI相关的概念股表现良好。但是经历2015年移动互联网浪潮泡沫破灭后,公募基金成长类投资主要偏基本面、偏价值,所以当主题和概念型投资机会出现时,大量公募资金难以适应。
梁浩举例,在整个消费升级过程中白酒行业从之前的系统性、行业性的纯beta;投资机会慢慢转变为对经营管理及产品架构要求更高,赛道型投资机会逐渐降低。同时,新能源行业由于国内竞争非常激烈,使得行业好的时候,产业资金不断涌入,产能不断扩张,而当行业下行时,就会出现严重过剩。这和国内的产业环境和竞争环境有很大关系,因为过去这些年国内发展速度非常快,资本快速涌入优质行业,反映在投资端就必然呈现出高波动状态。
创金合信基金首席经济学家魏凤春此前在接受券商中国记者采访时表示,基金公司投研团队的重点研究行业和公司,表现在投资上就是十大重仓股,背后是他们对长时间内宏观和产业运行规律的理解,大致能体现整体主动权益投资水平。
从过去公募基金20年的持仓来看,十大重仓经历了周期股、金融股、科技股、消费股之间的轮换。彰显的是基金公司的配置能力,但对择时能力体现得不够。魏凤春认为,由于对产业规律的认知存在时间差异,十大重仓股在不同公司之间存在着搭便车现象。因为短期资金关注度提升带来的财富效应,存在着公募基金整体配置的集聚效应,不可避免会出现产业趋势已过,但持仓调整不及时的现象。
2021年抱团瓦解后,公募权益类资金没有找到重新崛起的突破口,背后的主要原因是主导产业尚不清晰,没有明确的投资主线。魏凤春认为,房地产确认处于周期底部,虽然仍然重要,但已不被市场认为是主导产业,十大重仓不会以此为阵地。新能源和白酒经历过大起大落后,在投资价值方面也存在着较大的瑕疵。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的战略价值和战术价值短期内无法统一,很难快速成为突破口。
ETF能与主动权益互补?
和主动权益不同,蓬勃发展的股票ETF方面,却出现了可喜变化。一定程度上,股票ETF的长足发展成为了主动权益发展的一个补充。
根据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数据,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股票ETF基金持有A股市值17645.85 亿元,占A股流通市值比例是2.73%。该比例从2015年6月30日的0.37%增长到2024年3月31日的2.73%,创历史新高,说明了股票ETF作为重要配置工具的价值。
根据博时基金指数与量化投资部总经理兼投资总监赵云阳观察,近几年来,ETF工具覆盖的资产体系也更加丰富,覆盖A股宽基、行业、主题、smart beta、跨境、商品、债券、货币等大类资产,基本可以满足投资者对各类资产的配置需求。
ETF业务与主动管理业务协同发展,可以满足市场上绝大部分投资者的投资需求,两类业务具有显著的互补性。赵云阳认为,在发展主动管理业务的基础上,发展ETF业务有利于基金公司的长期发展。对于资本市场来说,ETF的发展有利于资本市场价值发现功能的实现,促进资本市场更加有效化和机构化,让中国资本市场更加成熟。
如果不能提供较为稳定的价值,提供清晰高效成本低廉的工具,做好服务也还是有价值的。某券商财富管理人士认为,宽基指数产品的本质是提供长期投资价值,降低投资门槛和难度,省去了投资者在择时上,在股票选择上,在风格判断上,耗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
但针对阶段性的股票ETF同质化等现象,该券商财富管理人士表示,需要遵循以下原则选择指数产品。宽基产品方面重点关注三方面:
一是选择在行业、风格和个股上足够分散的指数产品。指数的编制切忌过于依赖短期历史数据,这容易造成行业风格个股的集中度太高,宽基短期变成了窄基,后果就是波动过大,且容易导致投资者追高,高位站岗,甚至长期被套。
二是必须真正以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去选择成份股。加权方式基本面因素应该是占据主导,完全市值加权在A股可能存在追涨杀跌的问题,会拉低指数的长期回报。
三是要看到指数不同于资产配置和组合管理,未必需要成份股之间较为明显的负相关。短期波动不可怕,只要长期下来拥有较好的阿尔法,能够带来长期的绝对回报就是一个值得投资的指数。
行业和主题类基金方面,上述券商财富管理人士认为,这类产品的定位应该是纯工具产品,锐度高一点,且尽可能帮助投资者降低成本。这类产品的选择权和投资判断,应交给投资者,让投资者自己去判断,但需要投资者把握时机,需要具备一些交易策略,也需要做好风险管控。
校对:高源zwj;zwj;zwj;zwj;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回购+自购,真金白银进场护盘近期A/H两地股市表现不佳,对于股市何时触底,没有人知道,但近期无论是上市公司本...
-
“90后”海归村干部抗疫日记:多幸运我有“90后”海归村干部抗疫日记:多幸运我有个“我们”题:“90后”海归村干部抗疫日...
-
“宁王”大跌40%!“聪明钱”爆买20亿本周,A股一度大幅调整,成交量屡创年内新低。北上资金先抑后扬,前半周随市场波动而...
-
公募又创一项纪录!"大而不动",有人喊失望
2024-04-28 10:49
-
天水麻辣烫香!广汽本田让你4月“香上加香”!
2024-04-28 10:45
-
购5所想,享5所爱:上海“五五购物节”开幕
2024-04-28 08:53
-
多家在线平台数据显示:“五一”假期旅游订单稳中有增
2024-04-28 07:49
-
深蓝汽车3月销量13048辆,一季度累计交付超4万辆
2024-04-28 07:27
-
住房公积金政策密集“上新”,有哪些利好?
2024-04-28 07:06
-
“理响中国·讲好‘中国式商量’故事”网络主题采访活动
2024-04-28 05:52
-
宝马增资200亿元人民币大规模升级沈阳生产基地
2024-04-28 04:41
-
说说开拓者和锐界相比,优势在哪里?
2024-04-28 04:06
-
盐城亭湖区盐东镇:送戏下乡,奏响“五一”劳动者赞歌
2024-04-28 03:13
-
在“书香太湖”拥抱美丽春光
2024-04-28 02:21
-
双线合作共赢未来,北汽蓝谷发起新一轮产品攻势
2024-04-28 02:08
-
《循环经济的未来之路:可持续材料的创新与应用》白皮书
2024-04-28 01:09
-
全新英菲尼迪QX80正式发布,气场很强,内饰很豪华
2024-04-27 23:47
-
经济观察让AI“人人可得”还有多远?
2024-04-27 22:37